
波哥雷黎奇 (Ivo Pogorelich),1980年蕭邦大賽因特殊的演奏方式引起爭議,遭淘汰後,蕭邦大賽得主兼評審阿格麗希(Martha Argerich)不滿而辭去評審一職,最後當年比賽由鄧泰山奪冠。後來波哥雷黎奇大紅大紫,我想至少與他成功的吸引媒體的注意有很大的關係吧。
是什麼樣的音樂可以讓蕭邦大賽的評審團起爭議,搞到有人辭職?
曲子一開始即強而有力,速度卻比拉赫本人彈的慢的多,強弱對比極大,弱音表現很乾淨,但真的好弱阿....聽這樣的音樂,可以感覺到波哥要表達的是很強烈的情感,真的很強烈,一直到曲終最後一個音結束,這樣強烈的感覺還一直停留在腦海中...一片空白,可是馬上被觀眾們的掌聲吵醒了...(事實上我ㄧ值不喜歡觀眾們在曲子最終音符結束的下一拍瞬間鼓掌,有時候還搶拍,通常投入了感情,是需要點時間,這有點像是好酒入喉之後,給她點時間,她會給你更豐富的感受。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